|
预防登革热
什么是登革热?
登革热是有登革病毒所引起,由伊蚊(俗称“花蚊”)叮咬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。主要症状包括突然高烧、剧烈头痛、眼眶后疼痛、肌肉及关节痛、皮疹并发痒,出血(皮下出血点或流鼻血)严重者会休克甚至死亡。
登革热病毒感染可表现为无症状隐性感染、登革热、登革出血热及登革休克综合征等四种形式。世界卫生组织将登革热病毒感染疾病分为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。登革出血热则是登革热的一种严重类型,可能导致死亡。登革休克综合征通常是登革出血热发展的结果,在持续发热或退热后病情突然恶化并出现休克表现,可出现寒战、皮肤变冷、湿润、烦躁不安、口唇发绀、脉速,血压下降甚至不能测出等休克表现。

登革热是如何传播的?
登革热的主要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。登革热病毒通过雌性伊蚊叮咬而传播,不会由人直接传染给人。
登革热多流行于热带、亚热带温暖潮湿地区,发病季节多在雨季,在广东省为5-10月。

如何预防登革热?
1、隔离病人。发现病人要尽快送往医院治疗;急性期应卧床休息,在有防蚊设备的病房中隔离至完全退热为止。
2、清除积水,防止伊蚊孳生。把所有用过的罐子及瓶子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;水养植物每星期最少换水一次,不让花盆留有积水。盖紧所有贮水容器、水井及贮水池;所有沟渠要保持畅通;填堵树洞,凹陷积水的地方也应全部填平;废弃轮胎应遮盖或毁形处理。

返回目录
|
|